应对死亡焦虑的六个哲学观念

2024-04-15 22:43:34 来源:本站 作者:

死亡焦虑可以分为三个方面:

一是对临终前病痛折磨的畏惧感。严格来说,病痛畏惧感不仅仅属于死亡范畴,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害怕感冒、受伤等病痛,并会进行相应的防范。现代医学的发达,使得临终前的病痛可以通过止痛药、不插管、安乐死等方法来减轻甚至消除。

二是美好体验的被剥夺感。人死之后就无法再体验世界,于是发出了“我再也不能XXX了”之类的感慨,这里的XXX可以填入“吃美食”、“看夕阳”、“谈恋爱”等等。绝大多数的人舍不得美好事物的离去,死亡剥夺了人们享受生活的机会。被剥夺感的哲学应对,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。

三是人生的无意义感。意识到死亡之后的虚无,感到“一切皆空”,毕生努力付诸东流,甚至整个人类万物也将随宇宙的终结而寂灭。那现有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?这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一个主题,探讨人生意义的书籍多如牛毛,这里不展开。

那么,哲学界对应对上述的死亡焦虑,尤其是被剥夺感,提出了哪些观念和建议呢?

本文试图从无神论的角度(不涉及灵魂和来生),进行一些筛选和归纳,大致说来有六个观念:

1. 死亡无法被体验。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名言:“当我们活着时,死亡还没来临;当我们死去时,我们已不再活着。”这句话很好理解(见下图),因为我们死后不再有感觉、不再有意识、不再有思想,所以我们根本不会体验到自己的死亡已经降临。伊壁鸩鲁甚至断言“死亡是不存在的”。畏惧永远感觉不到的死亡?我傻傻地笑了,笑我自己,真的想得太多了。

2. 生前和死后的世界是相同的。有些人对死后的世界感到幽暗、神秘和恐惧,卢克莱修建议我们想象自己出生之前的状态,他认为这两个时期对个人体验来说是相同的。假若一个人1980年出生,活到80岁(2060年),那么2060年之后的世界,对他来说犹如1980年之前的世界一样,是无法亲身体验到的(虽然他可以通过想象得到,但再远一些就比较困难了,比如6000年后)。生前和死后是对称的两极,奇怪的是,极少有人对“生前世界无法体验”这件事感到遗憾,因而我们也大可不必对“死后世界无法体验”产生失落感和焦虑情绪。如果死亡显得那么可怕是因为我们想到了非存在,那么,想到我们之前还不曾存在的时候,我们也应该不寒而栗,因为这一确凿事实是无可争辩的:死亡以后的非存在并不比生前的非存在更让人悲痛。(叔本华)

3. 基于物质的不朽。人死之后,组成人体的物质微粒并不会消失,我们的肉体分解之后,将回归自然界,再次组成新的物质,或许是石头、或许是草木、或许是另外一个人,我们将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为未来世界添砖加瓦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我们的身体是不朽的。

4. 基于精神的不朽。人活了一辈子,言行举止所作所为,通过自己说的话、写的文字、拍的视频、发的朋友圈,对他人(尤其是子孙)、对社会都会产生影响,哪怕这种影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,这种被称为“波动影响”的效应,在心理学上和社会学上是实实在在存在的。一个普通人的波动影响会随着时间日渐式微,但至少也可以在其死后持续几年、几十年、甚至上百年,形成长尾效应。如果个人能力强一些,能留下作品或理论,甚至成为著名的作家或科学家,其波动影响会更加广泛、更加久远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我们的精神也是不朽的。

5. 来是中奖,走亦公平。我们都来自父母,有哲学家算过,同一对父母的精卵结合过程中,产生“我”这个子女的概率是1/2.6x(10的14次方),即260万亿分之一(计算过程见下图)。

换一只精子和卵子结合,出生的就不是我,而是另外一个人了。可以说,“我”的出生,意味着亿万个“可能的人”没有出生,他们本来也是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。所以,我们是中了彩票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,要感恩而不是抱怨。“我”最终年老死去,回归尘土,应该说是公平的。我就是那些坐起来环视四周的泥土。我收获如此丰厚,而大多数的泥土收获却如此微薄。谢谢您赐予我荣耀!

6. 永生不一定美好。人能够长生不老!这听起来是一件好事,哲学家说先等等,永生并不一定像人们想象的那般美好。这从何说起呢?当你吃巧克力时,第1块是最好吃的,第2块也还不错,第3块有点太甜了,再来第4块?第5块?到第50块时你估计都要吐了吧?!让你天天吃江浙菜?天天游览故宫长城?那可真受不了。人是会厌倦的动物,不断重复的人生,犹如巧克力一样,最终变得乏味和糟糕,甚至变成痛苦和折磨。

那么,引入失忆、或者每100年换一种人生又如何?彻底改变自己的个性、改变兴趣、改变职业?第一个100年当工程师,第二个100年当医生,第三个100年当公务员?那么当我800岁时,我究竟是谁呢?还是800年前那个“我”吗?再过800年后,我又是谁呢?重要的问题是:“今天的我,在乎800年后的那个我吗?在乎800年后的那个我是否永生吗?”

哲学家的答案是No,这里涉及“我”这个个体的“同一性”问题。800年过去了,也许还是同一躯肉体,但精神上(人格上)已经不再是同一个人了,“我”变成了“他”,“我”不再在乎“他”,永生因此失去意义。

最终,哲学家的结论是“永生并不美好。最好的模式是我想活多久就活多久,当我觉得厌倦时,我可以结束它。”

(✪▽✪)

上一篇:小学日记150字

下一篇:返回列表

相关文章
 
奇趣图片